首頁 >養(yǎng)殖知識> 鵪鶉的禽痘病因、癥狀與防治措施

鵪鶉的禽痘病因、癥狀與防治措施

時間:2024-04-16 14:10:00 來源:說植物網

  鵪鶉禽痘是一種由禽痘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,對鵪鶉養(yǎng)殖業(yè)構成嚴重威脅。該病主要通過皮膚損傷感染,也可通過接觸污染的飼料、飲水和用具等途徑傳播。下面將介紹鵪鶉禽痘癥狀及治療措施。

攝圖網_327536112_成年子的蛋在白色上(企業(yè)商用).jpg

  病因

  禽痘的病原為禽痘病毒,最少有4種病毒型。禽痘病毒對外界環(huán)境的抵抗力相當強。在上皮細胞屑中的病毒,雖然完全干燥和被直射日光作用許多星期,還不致被殺死;加熱至60℃需經3小時才被殺死,在一15℃以下的環(huán)境中可保持活力多年。1%的火堿、1%的醋酸或0.1%的升汞可于5分鐘內殺死此病毒。

  流行特點

  本病多發(fā)于幼齡的鵪鶉,由健康鶉與病鶉接觸引起,脫落和碎散的痘痂是病毒散布的主要形式,一般須經損傷的皮膚、黏膜而感染,蚊子及體表寄生蟲可傳播本病,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(fā)生,以春秋兩季和蚊子活躍的季節(jié)最易流行。擁擠、通風不良、陰暗、潮濕體表寄生蟲、維生素缺乏和飼養(yǎng)管理惡劣,使病情加重。如有葡萄球菌、傳染性鼻炎、慢性呼吸道病等并發(fā)感染可造成死亡。

  臨底癥狀

  禽痘的潛伏期為4~8天,通常分為皮膚型、黏膜型、混合型偶有敗血型。

  (1)皮膚型:以頭部皮膚多發(fā),有時見于腿、腳、泄殖腔和翅內側,形成一種特殊的痘疹。起初出現(xiàn)麩皮樣覆蓋物,斷后形成灰白色小結,很快增大,略發(fā)黃,相互融合,最后變?yōu)樽睾谏火?經20~30天脫落。一般無全身癥狀。

  (2)黏膜型:也稱白喉型,病鶉起初流鼻液,有的流淚,2~3天后在口腔和咽喉黏膜上出現(xiàn)灰黃色小斑點,很快擴展,形成假膜如用鑷子撕去,則露出潰瘍灶,全身癥狀明顯,采食與呼吸發(fā)生障礙。

  (3)混合型:皮膚和黏膜均被侵害

  (4)敗血型:少見。

  剖檢變化

  (1)皮膚型是在頭部、眼周、嘴角、肛周、翅下、腳等無毛或少毛處出現(xiàn)痘疹。痘疹初期為小腫塊,以后露出易出血的肉芽,變成黃白色的硬結節(jié),進一步發(fā)展,結節(jié)破裂形成暗禍色疣狀結節(jié),結節(jié)大的可如豌豆。約兩周后或在較短的時間內,病灶基部發(fā)炎并出血。結痂的形成可能會持續(xù)1~2周的時間,隨著退化上皮層的脫落而完成。痘疹若出現(xiàn)在眼周,有時由于結節(jié)數多,互相融會,產生大塊的厚痂,致使眼裂完全閉合,引起鵪鶉失明而影響采食,以致造成鶉體饑餓消瘦。此型若不繼發(fā)細菌感染,一般預后良好。

  (2)黏膜型或稱白喉型病例,可在黏膜表面形成白色、不透明稍突起的小結。小結迅速增大,融合成黃色、干酪樣壞死的偽白喉或白喉樣膜。剝掉偽膜,可見出血性廉爛或潰瘍。此時若繼發(fā)細菌感染則可使病勢加重,甚至蔓延到眶下竇(引起腫脹)。此型常因痘疹在咽喉部出現(xiàn)而堵塞咽喉,引起吞咽、呼吸困難。

  (3)混合型病例是在皮膚及黏膜處均出現(xiàn)痘疹。

  診斷

  根據皮膚、口腔、喉、氣管黏膜出現(xiàn)典型的痘疹,即可做出診斷。

  治療

  (1)對癥治療:皮膚型的可用消毒好的鑷子把患部痂膜剝離,在傷口上涂一些碘酒或甲紫;黏膜型的可將口腔和咽部的假膜斑塊用小刀小心剝離下來,涂抹碘甘油(碘化鉀10克,碘片5克,甘油20毫升,混合攪拌,再加蒸餾水至100毫升)。剝下來的痂膜爛斑要收集起來燒掉。眼部內的腫塊,用小刀將表皮切開,擠出膿液或豆渣樣物質,使用2%硼酸或5%蛋白銀溶液消毒。

  (2)除局部治療外,每千克飼料加土霉素2克,連用5~7天,防止繼發(fā)感染。

  預防

  (1)預防接種:本病可用雞痘疫苗接種預防。10日齡以上的雛鶉均可以接種,免疫期幼雛2個月,較大的鶉5個月。刺種后3~4天,刺種部位應微現(xiàn)紅腫,結,經2~3周脫落。

  (2)嚴格消毒:要保持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,經常進行環(huán)境消毒,消滅蚊子等吸血昆蟲及其孳生地。發(fā)病后要隔離病鶉,輕者治療,重者捕殺并與病死鶉一起深埋或焚燒。污染場地要嚴格清理消毒。

相關文章

養(yǎng)花知識
植物大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