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菇
時間:2023-09-01 14:13:00 來源:說植物網(wǎng)
紅菇是一類大型菌根真菌,屬擔子菌亞門、彈子菌綱、傘菌目、紅菇科、紅菇屬。是一種名貴的野生食(藥)用菌。在世界范圍內(nèi)分布廣泛,我國主要分布于福建、云南、江西、遼寧、河南、四川、廣西等省區(qū),海拔為300~1000m山林地帶,植被和土壤垂直分布明顯,坡度10°~45°的緩坡地至斜坡地。
地區(qū)分布
紅菇在我國的產(chǎn)地是比較多的,而且分布的比較廣,在河南南陽、湖北、江西、廣西、云南、江蘇、遼寧、四川等地都有大量的種植。
生長習性
紅菇是一年一度的自然生長,比較喜歡高溫濕潤的生長環(huán)境,而且它的菌絲不能分離,不開花也沒有種子,一般生長在比較密集的樹林中。
紅菇通常會在每年的夏季以及秋季成熟,在凌晨可以進行采摘,生長的土壤一般是弱酸性的,而且土壤的溫度也要等到5-7度左右,通常生長的環(huán)境是比較溫暖濕潤的,這樣它的產(chǎn)量會比較多。
繁殖方法
紅菇繁殖方法有袋栽、床栽和接種培養(yǎng)
栽培方法
1、袋栽紅菇:待料袋溫度降至28℃以下時,在無菌條件下將紅菇菌種接入袋內(nèi)的培養(yǎng)基上,并做好棉塞封口。接種后移入23℃-25℃的室內(nèi)發(fā)菌培養(yǎng),空氣相對濕度70%以下,保持空氣流通,防止室內(nèi)二氧化碳濃度驟增。發(fā)菌培養(yǎng)通常30天左右。待菌絲發(fā)滿袋后,將菌袋搬到野外蔭棚內(nèi)脫袋,采取臥式排放于事先經(jīng)過消毒處理的棚內(nèi)畦床上,并覆蓋腐殖土3-5厘米。畦床四周用泥土封蓋,讓菌筒在畦床內(nèi)繼續(xù)發(fā)菌培養(yǎng)。
2、床栽紅菇:將發(fā)酵料鋪于畦床內(nèi),料厚15-18厘米,分3層播種,即畦面先鋪一層科,播上菌種,繼續(xù)鋪一層料,播一層種,然后再蓋一層料,形成3層料2層種。一般每平方米用干料10千克,菌種量占料量的10%,播種后整平料面,稍加壓實。然后在畦床上方拱罩薄膜防雨。待菌絲吃料2/3時,覆土3-5厘米。但要注意通風,使畦床空氣保持新鮮,以利菌絲發(fā)育。
病蟲害防治
1.加強通風:紅菇喜歡潮濕的環(huán)境,相對濕度應在75%上。應保持通風良好,有利于排出污濁氣體。
2.避免污染:在生產(chǎn)過程中,要注意避免污染??梢允褂昧蚧?、生石灰等材料對環(huán)境進行消毒,也可以對培養(yǎng)基和工具進行消毒
營養(yǎng)價值
1、養(yǎng)血逐瘀:紅菇味甘性溫,具有養(yǎng)血的作用,兼具逐瘀之功效,可以改善血虛萎黃和產(chǎn)后惡露不盡等癥。紅菇中豐富的營養(yǎng)素,可以提高身體的造血功能、加速血紅蛋白合成,有助于補血養(yǎng)血。
2、祛風散寒:紅菇性質溫和,具有祛風散寒的功效,可改善關節(jié)酸痛、手足麻木及風濕痹痛。
3、美容養(yǎng)顏:紅菇中含有多種氨基酸成分,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(yǎng)元素,具有美容養(yǎng)顏的功效,也可使皮膚變得白嫩有光澤。
相關文章
-
金頂側耳
金頂側耳(學名: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 Singer)是側耳科、側耳屬真菌。子實體一般中等大。菌蓋草黃色至鮮黃色,光滑,漏斗形,邊緣內(nèi)卷,直徑3-10厘米。菌肉白色,菌褶白色,密,延生,不等長。菌柄偏生,白色,內(nèi)實,長2-10厘米,粗0.5-1.5厘米,往往基部相連。
2023-09-01 -
白靈菇
白靈菇(Pleurotus Nebrodensis)屬于真菌門(Enmycophyta)、擔子菌綱(Basidiomycetes)、傘菌目(Agaricales)、側耳科(Pleurotaceae)、側耳屬(Pleurotus),又名阿魏蘑、阿魏菇、阿魏蘑菇、白阿魏蘑、阿魏側耳,白靈菇為掌狀阿魏菇的商品名,以其形狀近似靈芝,全身為純白色故稱白靈菇,它是一種野生名貴食(藥)用菌。
2023-09-01 -
老人頭菌
老人頭菌:又名仙人頭,老人頭生長在海拔1200米以上,松杉木、油杉等針葉林中陰濕疏松的地上,稀有陽光照射且有落葉覆蓋的緩坡上更為常見。老人頭菌肉質細膩糯滑,富有彈性且滋味鮮美,可與鮑魚媲美,故被譽為“植物鮑魚”。
2023-09-01 -
靈芝
靈芝,中藥名。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 lucidum(Leyss.ex Fr.)Karst.或紫芝Ganoderma sinense Zhao,Xu et Zhang的干燥子實體。具有補氣安神,止咳平喘的功效。主治心神不寧,失眠,驚悸,咳喘痰多,虛勞證等。
2023-09-01 -
皺環(huán)球蓋菇
皺環(huán)球蓋菇(學名: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Farl.ex Murrill)是球蓋菇科、球蓋菇屬真菌。菌蓋直徑可達15厘米,扁半球形至扁平,或凸鏡形,濕時稍黏,蓋緣光滑或覆叢毛狀鱗片,附著較多的菌幕殘片;菌肉厚,白色;菌褶密,不等長,彎生,脆質;菌柄幼時柄基膨大,成熟后多等粗,纖維質,成熟茵柄上部乳白色,中部、基部黃褐色。
2023-09-01 -
大杯蕈
大杯蕈(英文:Big Clitocybe),又名大杯傘、大漏斗菌;俗名豬肚菇、筍菇(福建)、紅銀盤(山西)。大杯蕈是一種較常見的野生食用菌,成群地生長在林中地上,被產(chǎn)區(qū)人民采集食用。因其風味獨特,有似竹筍般的清脆,豬肚般的滑膩,因而被稱之為“筍菇”和“豬肚菇”。由江西省金山食用菌研究所馴化栽培成功。
2023-09-01 -
灰樹花
灰樹花,俗稱“舞菇”,是食、藥兼用蕈菌,夏秋間常野生于栗樹周圍。子實體肉質,柄短呈珊瑚狀分枝,重疊成叢,其外觀,婀娜多姿、層疊似菊;其氣味、清香四溢,沁人心脾;其肉質脆嫩爽口,百吃不厭。其營養(yǎng)具有好的保健作用和很高的藥用價值。近年來作為一種保健食品,風行日本、新加坡等市場。
2023-09-01 -
鹿茸菇
鹿茸菇是一種味道鮮美的食用菌,學名珊瑚菌,子實體直立,向上分叉成叢生的細枝,肉質,一般高數(shù)厘米至10余厘米,狀如掃帚或珊瑚,又像幼小的鹿角,故名。鹿茸菇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,維生素和其它營養(yǎng)成份。經(jīng)烹調后,脆松適度,味道可口,如配上豬、雞肉共炒,則食味更加鮮美,勝過雞、鴨、魚、肉單作的葷菜。山區(qū)適于鹿茸菇生長。可燉茸芝補腎養(yǎng)肝湯,有護肝解毒、補腎益精、強筋骨、抗衰老的功能。
2023-09-01 -
秀珍菇
秀珍菇(Pleurotus geesteranus)又名袖珍菇、環(huán)柄側耳、黃白側耳、環(huán)柄斗菇、姬平菇和小平菇。它不同于普通的鳳尾菇是因為其較小,柄有5~6厘米,蓋直徑小于3厘米。秀珍菇其實是鳳尾菇的一個商業(yè)味比較濃厚的名稱,是鳳尾菇的未成熟子實體。
2023-09-01 -
粉褶側耳
粉褶側耳又稱紅平菇,側耳科。子實體小至中等大。菌蓋直徑2~10cm,扇形或近扇形,帶粉紅色,后退為白色,表面光滑,干燥。夏秋季于闊葉樹腐木上叢生。分布于海南、福建、廣東、吉林等地。可食用。能夠人工栽培,屬高溫型栽培種。
2023-09-01